贝恩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Altagamma联合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年中更新》显示,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、社会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,今年全球奢侈品行业正面临最具颠覆性的挑战,有可能遭遇至少15年来的最大挫折。
报告显示,全球奢侈品消费历来容易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。尽管2024年末,欧洲免税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,美国市场也逐步稳定,推动全球奢侈品市场取得相对较好的表现;但当前经济动荡、地缘政治冲突、贸易摩擦、货币和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持续冲击消费者信心,导致全球奢侈品市场正面临日益加剧的压力。
同时,奢侈品行业面临着日益明显的文化裂痕,进一步加剧行业波动。现如今,奢侈品牌不仅要面对低迷的消费者情绪,更要应对年轻消费者,尤其是Z世代消费者对奢侈品逐步“祛魅”的局面。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审视奢侈品对于自己的意义,同时也会质疑奢侈品行业一直奉行的“价格价值对等公式”。
此外,还有其他多项挑战困扰奢侈品行业。例如,在分销领域,众多分销商正疲于稳定债务、维持现金流,部分甚至进入重组阶段,导致实体与线上多品牌买手店等关键渠道承受一定的财务压力。与此同时,行业整体创新势能似乎也明显减弱——在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创意方面,各大奢侈品牌集体陷入瓶颈期,很少有品牌能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。更严峻的是,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与全球监管收紧,导致供应链压力不断增大。
在这些颠覆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奢侈品行业遭遇了一定的增长阻力。报告指出,市场波动可能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奢侈品行业的“新常态”,销售额达到1.5万亿欧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有可能在2008-2009年后首次遭遇放缓(不包括疫情期间)。
以个人奢侈品市场为例,疫情后该市场迎来强劲反弹,2023年销售额达到3690亿欧元,但去年降至3640亿欧元,按当前汇率计算,同比下降1%(按汇率调整后销售额基本不变)。同样,按当前汇率计算,今年一季度市场销售额预计进一步下滑1%-3%。
个人奢侈品预计将“继续微降”
虽然奢侈品行业整体保持较强韧性,但个人奢侈品市场在今年依然面临失速风险。贝恩在报告中预测了个人奢侈品市场今年三种可能的增长情景:
• “继续微降”:这一情景出现的可能性最高,全年销售额缩水2%-5%;
• “年内反弹”:相对乐观的情景出现可能性较低,2025年末市场增速将在-2%到2%之间;
• “需求暴跌”:个人奢侈品市场将陷入较长低迷期,销售额降幅达到5%-9%,可能性也较低。
各品类表现不均,体验为王
报告强调,奢侈品市场虽然整体表现略显黯淡,但一些关键细分市场仍然取得亮眼成绩。体验型商品是其中的典型:2025年一季度,体验型奢侈品的表现依然显著优于实体奢侈品,各类体验型奢侈品也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。
• 豪华酒店:一季度表现亮眼,入住率与平均入住时间双双攀升,高端客群对定制化体验持续追捧;
• 邮轮:小型奢华邮轮的沉浸式慢旅行概念持续受到市场青睐,推动市场稳健增长;
• 私人飞机及游艇:表现坚挺,订单量与租赁需求同步走高;
• 美食和高端餐饮:从业者则通过创新解决方案,将精美奢华用餐体验延伸至消费者家中。
• 精品葡萄酒和洋酒市场增长乏力;
• 豪车销售呈现两极分化趋势:超豪华车型需求旺盛,而入门级豪华车市场明显承压;
• 艺术品市场经历年初低迷后逐渐回暖;
• 高端家具市场在合同渠道(主要是酒店及豪宅)的支撑下初现企稳迹象。
此外,不同品类的个人奢侈品市场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。
• 珠宝、服装和眼镜依然强劲,超豪华产品以及入门级产品表现尤为出色。
• 香水市场受到“高端化”趋势推动,护肤品市场则保持稳定,彩妆市场表现相对落后。
• 腕表、皮具和鞋履品类如果没有真正的创新,将面临一定的困难。
贝恩强调,虽然奢侈品整体价位继续延续2%-3%的平均增幅,但各品牌通过巧妙的战略强化入门级产品,在不削弱品牌价值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。只有实现真正的创新并打造独特的品牌叙事角度,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成为赢家。
市场演变,两极化加剧
贝恩注意到,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,头部奢侈品牌与长尾品牌之间的业务表现差距正在扩大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领先品牌与落后品牌在相对收入增长方面的差距是2024年同期的1.5倍。
从地区来看,全球奢侈品市场呈现出复杂的格局。其中,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,全球两大核心市场——美国和中国当前均面临短期需求疲软,不过报告指出,这两大市场仍蕴藏中长期增长动能。
• 美国市场:受关税波动影响导致消费意愿不高,但轻奢品类需求旺盛,高端客群也保持了强大的消费韧性;
• 中国市场:购买主力中等收入人群正处于“观望”状态,本土新兴奢侈品牌关注度持续升温(尽管基数仍较小),“刚需型”奢侈品表现也优于大盘。此外,户外活动兴起,推动了体验型消费的增长。
• 欧洲和日本市场:受到旅游业疲软的影响,但当地需求能够部分抵消境外游客消费下滑的影响。欧洲市场对珠宝和成衣的兴趣不减,尤其是在旅游热门目的地市场以及免税店、折扣店等性价比较高的业态。在日本,限量版产品和美妆产品成为增长主力。
• 中东、拉美、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奢侈品市场保持稳健。阿联酋、墨西哥、印尼等市场受益于旺盛的本土需求和新客流的涌入,表现出色。
消费者行为分化,“代沟”显著
报告指出,在奢侈品整体消费疲软的背景下,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行为呈现出逐步分化的趋势。
• Z世代在“个性彰显”与“群体认同”的二元对立中寻求平衡,他们既渴望具有创意颠覆性的感官体验,又亟需重建情感联结;
• 千禧一代则因为经济压力而日趋理性,但仍然会对品牌创新互动模式做出回应;
• 年长消费者对于体验的重视胜过商品。
贝恩数据显示,自2022年起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均呈现系统性减弱。在价格敏感度上升与创意瓶颈的双重挤压下,超40%的品牌搜索量下滑,社交媒体粉丝数量增速暴跌90%,互动率缩减40%。作为应对,品牌开始着力打造体验为主的业态、推动品类多样化、构建产品外价值体系,并启动新一轮深度创意革新,以重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与购买激情。
行业竞争加剧,渠道变化
报告发现,在全球奢侈品行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,品牌竞争格局正在加速重构。部分传统奢侈品牌因目标客群重叠、身份认同弱化及审美、设计同质化等问题,正逐渐被兼具文化底蕴与市场敏捷性的新锐品牌取代。一些新锐品牌正在将品牌本真性与现代战略融为一体。
与此同时,奢侈品零售市场也在经历重组。长久以来,多品牌买手店等渠道在客户发现和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现如今,虽然消费者依然有兴趣在这些渠道购物,但渠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,有超过70%的奢侈品牌在财政压力的影响下减少了对零售平台的供货。贝恩建议多品牌零售商推动转型,深化客户互动,支持新兴品牌,并在消费者购物旅程中提供卓越的服务,只有这样方能保持活力,持续发展。
利润压力依然存在,扩展市场探索前路
整个奢侈品行业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利润压力。2018-2021年,奢侈品行业收入达到峰值,但利润(息税前利润EBIT)增幅始终落后。从2021年开始,整体利润或停滞不前,或有所下降,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头部品牌也不能幸免。这表明,市场从业者需要更加严谨地关注绩效改善,在维持短期绩效的同时进行长期战略投资。贝恩认为,奢侈品牌必须抓牢技术(尤其是AI)抓手,同时推广先进客户服务,推动供应链现代化改革,运用营销技术和精细化价格分析,保障未来的盈利能力和业务韧性。
报告认为,目前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奢侈品行业稳健的长期基本面和市场格局。未来五年,预计将有超过3亿新消费者进入市场,其中一半以上是Z世代或Alpha世代。
贝恩指出,全球收入水平持续提高、财富代际转移加速,再加上高净值人群数量预计将以20%的速度增长。在这些趋势的推动下,奢侈品潜在客群规模将进一步扩大。但同时,如何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中抓住机遇,实现增长,是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。贝恩建议,奢侈品牌重新思考如何吸引年轻消费者,避免过度依赖头部客群,并建立超越买卖交易的情感联系,提高消费者忠诚度。